恐龍謎團|中大與愛丁堡大學用鐳射技術 揭翼龍尾翼軟組織未曝光細節
撰文: 梁薾心
發布時間: 2024/12/19 16:35
最後更新: 2024/12/19 22:05
香港中文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國際研究小組,最近利用鐳射螢光成像技術,揭示翼龍尾翼的軟組織細節,在破解翼龍如何演化出飛行能力的謎團上取得進展。研究已於著名期刊《eLife》發表。
翼龍是最早演化出飛行能力和擁有膜翅的脊椎動物。早期的翼龍有一條長骨質尾巴,末端有時出現神秘軟組織「尾翼」,但現時沒有任何飛行脊椎動物擁類似尾巴,故人們對有關結構認識不多。
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,與其科學進步基金會同事Thomas G Kaye,早前篩選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件翼龍化石,並鎖定4件保留了翼龍尾翼未知細節的喙嘴翼龍標本。
由文嘉棋和愛丁堡大學地質科學系Natalia Jagielska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,繼而到訪愛丁堡蘇格蘭國家博物館、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,及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,研究有關標本,並利用鐳射螢光成像技術,使尾翼標本在黑暗中發光。
結果發現,翼龍尾翼由較粗的中空縱向結構,與較幼和一直延伸至尾巴末端的近橫向纖維,交織而成的晶格加強,防止其過度擺動,為翼龍能成功征服天空的關鍵。
文嘉棋指,翼龍突破生物學極限,利用順應性高的軟膜進化出飛行能力,希望未來能繼續發掘牠們成功飛行的關鍵要素,為生物仿生學領域帶來令人振奮的新啟示。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